來源:網路轉載

我們知道「傾聽」是促成溝通的首要之務。那麼到底該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地傾聽呢?
在此將傾聽的技巧歸納為「五要」、「三不要」,其中「五要」為:

1.    專心、集中精神:專心聽別人說話,把注意力放在對方所說的內容上,聽他們說什麼,抓住問題的中心,把握5W1H:什麼(What)、為什麼(Why)、何時(When)、何地(where)、誰(Who)、怎樣(How),找出真實意圖。人們經常心裡想一件事,說出來卻是另一件事。因此有效的傾聽,不僅是「聽到」而已,還要結合說話者的表情、語氣、體態動作,以理解的角度去傾聽對方言語的含義。

2.    充分利用肢體語言:在對方講話的時候,最好是能看著對方的眼睛,並做出相應的表情以鼓勵說話人,如:適時的點頭、微微一笑,或不解時的皺眉。這樣會讓說話者認為你關注他的話,重視他的言論,才會增強說話者願意繼續溝通的心態,提供出更多的訊息。

3.    保持情緒中立:溝通的目的是交流訊息,而不是拼輸贏,一得爭個你死我活,無謂的爭論對溝通沒有好處,只會引起不必要的衝突。因此在態度上要抑制爭論的念頭,學會控制自己爭論的衝動,放鬆心情。與人爭辯或批評他人時,應平心靜氣,對事不對人。

4.    提問與回饋:富蘭克林曾說:「與人交談取得成功的重要秘訣,就是多聽,永遠不要不懂裝懂」,當聽到某一部分你不太了解時,應及時提出問題,請說話者給予解釋,當雙方的交流是「有聽也有懂」時,交流才能繼續下去。

5.    創造有利傾聽的環境:環境干擾會牽引說話者的注意力,因此選擇安靜、平和的環境,將有利於說話者身心放鬆。

而「三不要」分別為:

1.    不要過早做出結論或判斷:聽對方講述時,不要急著判斷正確與否,因為這樣會分散精力,耽誤傾聽的繼續進行。

2.    不要以自我為中心:人們總是喜歡選擇聽與自己觀點相同的話,對於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採取排斥的態度,當心中對某事先做了判斷時,就不會再傾聽他人的意見,溝通就被迫停止。

3.    不要急於發言,隨意插嘴:讓對方講述完整,不要急著發表自己的意見,或是以不相干的問題打斷對方。在組織中,打斷部屬的發言,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決策,另一方面也將使員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覺,長此以往,部屬也就不會有興趣將真實想法反饋出來,進而影響領導者決策制定的正確性。

  簡而言之,「五要」、「三不要」就是:發言,只是澄清所聽到的觀點;自我克制,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說話者身上。善用傾聽的技巧,就可以減少在傾聽的過程中因「聽不清楚、聽不明白、聽不進去」所造成的雙方爭執現象,建構出良好溝通的第一步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我與小崴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